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胡家廊桥兴衰记

来源:临湘市文旅广电局  发布时间:2021-10-29 09:32 浏览次数:1

胡家廊桥兴衰记

深秋十月,丹桂吐香。为了进一步佐证临湘茶叶的发展历史,连通龙窖山“两湖茶”茶道脉络。10月28日,调查组一行冒着濛濛秋雨,深入临湘市坦渡镇灯明村胡岭组开展胡家桥调查。胡家廊桥,原名“双莼桥”。随着清代胡氏迁徙此地落业,更名为“胡家廊桥”,胡家廊桥跨潘河而建,桥南居住着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司村第五组村民,桥北居住着湖南省临湘市坦渡镇灯明村胡岭组村民,是联通湘、鄂两省和临、赤两市的团结桥、友谊桥、联姻桥,世代友好,姻缘永固。

清代中期,胡家廊桥为三墩四搭木质风雨廊桥,南北走向,通长38.5米,宽3.5米(现为水泥桥面),桥的三墩两搭均为青石垒砌,高约5米。三墩两端为金刚分水式青石墩,四搭均为枕木铺就,枕木上再铺木板形成桥面,桥面两侧置木栏,紧靠木栏装有木质条凳,中间形成通道,整座桥体为榫卯结构梁架式走廊,廊顶覆盖小青瓦形成凉亭式通道,供来往行人避风遮雨,故名“风雨廊桥”,又名“胡家廊桥”。

胡家廊桥是龙窖山“两湖茶”的运输命脉,也是羊楼司茶庄(坊)砖茶运往新店码头进入长江的必经之路,砖茶经伏坳、牛头冲、九土畈、胡家廊桥、茶铺子、大庄上、坦渡街、新店码头沿潘河而下,行程约25华里。商人们瞄准了胡家廊桥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桥两头沿河开设了饭铺、酒肆、肉铺、槽坊、匹头铺、染坊、铁铺、剃头铺、药铺等,形成约一里路长的小街巷。来往的挑夫、车夫、马帮都要在此歇脚、打掮,纾解一些燃眉之急。即便是呷一杯冷酒,啃两根麻花,也可以缓解饥渴,消除途中的疲劳。因此,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吆喝声、车轮声……响彻河床山谷。

胡家廊桥还传颂着一个悲壮的故事。据说,当年建桥时请来一邦石匠,其中有位为头的石匠提出:“为确保廊桥平安无恙,竣工时,必须用一男童祭桥。”这件事确实使两岸村民左右为难,怎么办?村民们没有两全之策的好主意。正在为难之时,一位敢于担当的胡姓媳妇站在桥头高声嚷道:“如果你们坚持要活人祭桥,我就打散头发桥上过,叫你十个石匠死九个。”由于这位敢于担当的胡姓媳妇义正严辞的震慑,祭桥之事就此束之高阁,并在潘河两岸世代传为佳话。

胡家廊桥北岸原立有一块一米多高的修桥纪事碑,镌刻着修桥的历史、年代及捐款者。胡家廊桥、铺面和石碑均毁于日寇兵燹,从此一蹶不振。解放后,胡家桥虽有多次修缮,都没有还其历史本来面目。今时,武广高铁,凌空而过,“和谐号”也给村民们带来勃勃生机,但人们还是念念不忘胡家廊桥那些陈年往事……

现代的胡家桥

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办公室

桂林  海燕 刘志华

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