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茶道上的那些故事

来源:临湘市文旅广电局  发布时间:2021-11-03 10:32 浏览次数:1

茶道上的那些故事

深秋,湘北农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步在五彩缤纷的崇山峻岭,看红叶斑斓,闻野菊飘香,好不惬意。为抓紧完成“临湘境内茶马古道网络”调查,我们马不停蹄地冒着酷暑,辗转在龙窖山和大云山之间调查采风。在收获满满的同时,我们还采录到一些与茶叶“不相干”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今撷起二、三则,以为纪念。

古道养路公 美德传后人

早闻白羊田镇方山村羊古岭上,有一段石级古茶道,顺着山势,蜿蜒七、八里,至今保存完好。沿途苍松翠柏,溪声如吟,路人众多,景色十分宜人。这一天,我们装备齐全,慕名而至。

来到羊古岭山脚下,举目向上,果然一节节石阶梯,直挂眼前。其势飞岭越涧,蜿蜒曲折,气象恢宏。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七、八里地的古石道,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石阶两旁,杂草尽除,路沿干干净净。一眼看去,就知道定是有人长期打扫所致。到底是谁?是什么原因?将此崇山峻岭之中的古道养护打扫得如此干净整洁。触景遐思,一种敬佩景仰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

在村主任李学帅的带领下,我们拾级而上,约半个时辰,来到一处野菊盛开平缓之地。在道旁还安卧着一座高大的墓茔,先前往拜谒,然后查看到花岗岩石墓碑上镌刻着一首新诗:“从前羊古岭,有位八旬人,多年把路修,只为行人安;我们老前辈,和谐众乡邻,苦育儿和女,求得子孙贤;但愿登仙乐,慈善后人传”。诗词韵律虽不算上乘,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先贤功德赞美之情,让人肃然起敬。

摄像、叩拜、礼毕,村主任讲起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羊古岭位于白羊田镇西冈山和方山两村之间,由于偏于一隅,崇山峻岭、交通闭塞,羊古岭古道成为两村来往镇上的主要通道。山下新屋组村民廖华秋(1904-1989),少时读了几年私塾,知书达理,是位热心公益的慈善老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年逾花甲的廖公,已经是生产队里的辅助劳力,心想为集体揽点公益事干。他主动请缨,担任了羊古岭山道的义务养护员。当年,队上为他记了辅助劳动力的工分。到八十年代初,实行分田到户的联产责任制,集体劳动管理体制不复存在。廖华秋没有撂下养路员担子,照常翻越在羊古岭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腰扎弯刀,肩扛锄头,一顶斗笠,一筒茶水,隔三差五地忙碌在山道上。春水漫道,他扛着钉耙、锄头,一处一处地疏通,挖下土石,填补冲坏的路基,如有石阶松动,一块一块地加固、筑牢;夏天茂草挡道,他一把弯刀在手,耨尽路边杂草。手脚被荆棘划伤,裂着一道道口子,血流不止,用胶布一缠了事;秋日落叶不尽,他背着竹扫把上山,日复一日地沿路清扫;冬雪过后,石阶淹埋在冰雪中,他一级一级铲雪路,让石阶齐齐整整地展现在路人眼前。饿了,掏出自带的干粮充饥。渴了,仰起脖子饮一顿“竹筒茶”。为养路,他耽误了走亲访朋,忘却了旅游观光。没有分文报酬,不分雪雨风霜,廖公25年如一日,像一棵不老松,扎根在羊古岭上,人称德高望重的“廖公”。

1988年,84岁高龄的廖华秋,身体日渐消瘦,自知力不从心了。他把养路的担子交给了长子廖礼成,语重心长地说:“吾后有子,子而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管今后有没有人相帮,羊古岭养路的担子你要挑下去呀!”

1989年深秋,廖公走了,长子礼成遵照父亲遗嘱,将廖公埋葬在羊古岭石道旁。在慈父的陪伴下,廖礼成秉承父志,年年月月,养护山路,一干又是25年,被村民誉为“羊古岭之子”。

2015年,年逾古稀的廖礼成,身患顽固性风湿,双膝已不能翻山越岭了,在村民的诚意劝慰下,他将养路担子交给宗侄廖雪峰。廖雪峰在栉风沐雨的古道上一干又是5年。

廖氏三代人连续接力,半个多世纪,把羊古岭山道养护视为己任,实为誉乡之楷模。其高风亮节在羊古岭下广为传颂。

(待续)

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办公室

桂林  海燕  志华

202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