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中洲轶事

来源:临湘市文旅广电局  发布时间:2021-11-25 11:17 浏览次数:1

中洲轶事

在临湘市羊楼司镇中洲村有一茶农后裔陈东成,自筹资金,兴建小区文化活动中心,集文化娱乐,图书阅览,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服务社区老年人康养,吸引着四乡八井的民间文艺者趋之若鹜。

11月19日,冬日融融,我们一行慕名而至。

走进中洲新村,面貌昳昳,令人为之振奋。新颖入时的民居建筑群,设计中规中矩,街巷整齐划一。格局中,一栋别致的围栏院舍矗立眼前,它造型典雅,别具一格,犹如“鹤立鸡群”。

在一方青砖黛瓦的仿古门楼前,“聚贤居”三个鎏金大字苍劲工整地悬于门楣之上;“居湘北重镇,聚草根乡贤”的楹联,气度不凡地展示其深蕴“地灵人杰”之内涵。

推开古色古香的大门,步入庭院,顿觉豁然开朗。亭亭玉立的“得月亭”畔池而馨;清澈见底的荷花池翠绿犹存;凌池飞跨的小拱桥形如弯弓;池水里穿梭来回地小锦鱼,悠然自得。还有那形态各异的植物造型、雕塑、盆景,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形成一个个精美小巧的人文景观,摆布得那样入情入理,让人目不暇接。一株火红的“五角枫”,静立在院的一角,烧得庭院半壁通红。院内留下一方砖石铺就的空坪,可摆放小舞台,供演唱之用。

“聚贤居”主楼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布局为迎客厅、阅览室、棋牌室,正堂上方悬挂着一块“艺友之家”镜匾,漾溢着主人好客之诚意。二楼品茶兼文化室,一幅《岳阳楼记》书法横匾和四帧“梅、兰、竹、菊”国画条屏,让活动室显得格外典雅、清朴。博物架上,为数不多的工艺藏品,恰到好处地点缀到博物的惬意。室内室外,布局装饰融为一体,院舍文化氛围,令人耳目一新。

邀来三朋四友,文人书家,歌舞乐手,则摆开阵式,架起音响,戏剧歌舞,琴棋书画汇于一堂。笙歌飞与小区街巷,引来邻居老少,院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据小区老年人讲述:清同治年间,中洲为繁华的茶马集市,纵横两条街道上,聚集一百多家茶庄和商铺。陈氏族谱载:陈东成家族并非书香门第,祖上世代为茶农,靠几处茶山接力传承,济家养嗣。母亲是茶坊里的拣茶女工,寒来暑往,双膝上托着个偌大的拣茶篾盘箕,起早摸黑,挣点工钱,补贴家里度日。

1938年7月,日军入侵羊楼司,中洲茶庄、商铺毁于一旦,茶市也随之凋零。

解放后,陈氏家族步入新生。

1953年,父母生下东成,自幼聪明好学,初中毕业恰逢“文革”动乱,未能继续升学。青年时期,他热爱文艺,吹拉弹唱颇有天赋。后得益于镇上文化站办职业剧团,三年甩打,学得一手演奏技艺,笛子、唢呐、二胡、大筒、电子弹拨,样样通晓。花鼓戏中的“小丑”角色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1981年,陈东成开始了农村草根艺术生涯,良好的艺术素养,加之人品谦恭亲和,有不少民间艺人聚集在他的身边。于是,组织团队,带教了一班从艺学徒,坚持在乡村巡回演出,足迹踏遍湘鄂边界茶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人们戏称他是“羊楼司的陈老根”。

韬光于党的优越农村政策,扎根在农村广阔的文艺沃土中,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茶裔陈东成走上了文艺致富的幸福路。他萌生了修建聚贤居、创办文化活动中心,回报社会的鸿鹄志向,得到了老伴和儿女们的支持。

2018年他筹资120万元,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历经三年,苦战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完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基建工程。喜讯传开,人们四面八方涌来观瞻祝贺。看到别致的文化楼和养眼的庭院花卉,水榭亭阁,街邻们一个个伸出大母指,称他是“能工巧匠,乡梓楷模”。

在乡镇文化站的指导下,“聚贤居”文化活动中心锦上添花,吸引了湘鄂毗邻地区不少民间艺人、文化团队来此观光交流,演唱献艺,南腔北调融为一体,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村上老年人汇集观摩。“聚贤居”成为远近闻名的“艺友之家”。

临湘市文联、市文化馆组织市音乐家协会、市京剧票友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群文团体,到此举办文艺活动,吸引来一批批游客观光,聚贤居文化活动中心成为中洲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如得月亭上楹联所云:“田园春光无穷韵,曲巷笙歌别样风”。

村党支部书记杨林自信地说:“聚贤居文化活动中心的成果,是中洲村民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伟大决策的忠实体现;是中洲村文旅融合又一枚崭新的名片。我们要用真情实意来支持陈东成同志,继续拓展聚贤居文旅服务项目,提升它的文化分享价值。让聚贤阁这枚文旅名片,张挂在群众心坎上,永不褪色!”

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办

桂林 海燕 志华 海洁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