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8-2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6工作宣传专栏 > 文化实力

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江民歌

来源:市文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6-09-09 11:56 浏览次数:1

平江县因有“十里三音”的语言特色,加上受地缘封闭的天然屏障保护,保持了平江民间歌谣艺术特色的稳定性,它流传在平江境内。

平江民歌称得上成千上万,十分丰富,浩若烟海。歌词内容同当地人民的生活、历史、习俗、语言密切相关,真实地反映着原生态社会生活。艺术上形式简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旋律优美,流利畅达,节奏明快。大致可分为:民歌类,仪、式歌(习俗陈规)类,情歌类,山歌类,儿歌类,革命歌谣类。

这些歌谣是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劳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元帅领导的平江起义在此暴发,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孕育了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20多万平江革命志士高唱着红色歌谣,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涌现出了近60位共和国将军,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有《结亲要唱打架歌》等几十首民歌先后在省、市各类演出中获奖,其中《打一只金丝鲤鱼送娇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8年《平江民歌》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江民歌

平江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