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版 > 政务公开 > 媒体视点

与“楼记”比肩并挂的长联

当你跨进岳阳楼内时,首先进入你眼帘的是正面屏风上两篇同屏并挂的大作,一篇是《岳阳楼记》,一篇是102字的长联。是什么神奇的大作能与《岳阳楼记》比肩并挂,展示于C位呢?容我翻开昨天的典籍,倾力剥开那个被历史尘封的硬核桃,将那布满岁月皱褶的核桃仁,展示出来。

这幅长联出自清代中期一位文化官员之手,他名窦垿,26岁进士及第,堪比今天的博士后学历,先任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南西道御史,钦差办理云南团课,训练地方武装,文武兼备。

窦垿出生于1804年,读完书,走上仕途,历练成熟时,已到清代中晚期。1850年2月,道光皇帝驾崩,咸丰即位。当年5月,他晋升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上任第三天,就给皇帝上书改革大计,希望朝廷以国计民生为重,广开言路,求贤变法,革除弊政,兴修水利,改革货币等等。咸丰皇帝对窦垿的奏折“留中不发”,窦垿参劾无果,非常失望,三个月后,以母病为由,愤然告假回到云南老家,督办云南团练后,以身作则,励精图治,因与总督政见相左,被弹劾遭撤。同治四年(1865年),在家闲居七年后,窦垿以知府之职补用贵州府,上任一月便病逝。

窦垿一生曾七次登上岳阳楼。第一次为1821年,当时窦垿正值学业期,17岁的他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假期中,与同学结伴游岳阳楼;第二次为1823年进京应试,由云南途经岳阳,登楼恭览,再读范文;后又五次登岳阳楼,对岳阳楼情愫缱绻,结下难解之缘。

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窦垿回乡省亲,过洞庭时,再登岳阳楼,此时的他,已对岳阳的历史人文地理了如心间,便开始酝酿创作岳阳楼长联。二十九年间,五登岳阳楼,脑中对联的创作浪花,已是寸积铢累,聚金为山,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窦垿把她视为一生的得意之作。

清咸丰二年(1852年),窦垿专程拜访时任四川学政的至交好友何绍基,将此联之来龙去脉,仔细诉与这位六品文化官吏,并托其书写镌刻。何绍基,湖南道州人,清代大书法家,此时正处官运高峰,春风得意,见窦垿所作长联后,连称“绝等上品”,旋即挥毫,笔下生风,跃然匾上。

清同治三年(1864年),窦垿说:“故人珍重书楹贴,好与张公墨妙留”,历经十四年,由窦垿撰联,何绍基书丹的“岳阳楼长联”被制成长匾,悬挂于岳阳楼一楼范仲淹《岳阳楼记》雕屏两旁的廊柱之上。第二年,窦垿病逝。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选材精当,对仗奇特,偶句工整,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气势恢宏,仰古俯今,典如己出。

联中精选了八个经典:①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诗《登岳阳楼》的五言绝句;②范希文两字关情,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典化成两字精华;③滕子京百废俱兴,述滕子京在岳州政通人和办大事;④吕纯阳三过必醉,说八仙吕洞宾在岳阳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百姓敬仰;⑤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把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寓意为天地无穷尽,乾坤盼明主;⑥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则是引句《岳阳楼记》中,华夏自然风光美景;⑦巴陵山、岳州城,意喻神州大地人杰地灵;⑧“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引陶渊明诗,寓意为“楼记”中蕴含的人生真正意义,很难有人领会。

为什么这副长联能被称为“另一篇岳阳楼记”呢?

长联写于1850年,当时正值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国际上,帝国主义列强,全面加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掠夺、封锁;国内,政治昏暗,朝廷腐败,社会矛盾堆积。看到国家内外交困,危在旦夕,他怀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两次上书朝廷被尘封后,愤然告假回乡。

此联站在历史的高度、家国的高度,以问开头,以问结尾。质问一个人杰地灵的国家,有这么多高人能士,都到哪里去了?发问有这么好的山河,遭到外敌侵犯,我们该怎么办?他把岳阳楼暗喻为家国与朝廷,把岳阳楼周围的美景胜状,暗喻为大好河山,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主线上,展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上联:“一楼何奇?”以一个大问号开篇,点述四位名人的一生精华后,再发四问,引出诗人、能人、官人、仙人,再次引导人们深思,感叹昨天的这些忧国忧民的典范,这些爱国爱民的“四奇”都不见了,而国家内忧外患,朝廷积弱,报国无望,身心困顿,怎么不使人痛感凄凉,潸然泪下?

下联:以恭谦之语“诸君试看”开句,笔锋一转写景,以景衬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劈空而来四个排比,用湖、江、山、城这幅岳阳楼的山水图,暗喻华夏的锦绣河山,这样的胜景山河,岂能被人蹂躏,任人宰割,四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让人们去思考、去奋发,最后一个反问,“问谁领会得来”,使上下联浑然一体,又意味无穷。

所以这幅长联无愧于“另一篇岳阳楼记”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