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雅琴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申报并大力弘扬非遗文化工作》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资源普查的建议。我市一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8年多的走村串户,地毯式的调查,普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全市初步建立起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形成了市、县两级名录保护体系。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情况看,全市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涵盖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所划定的17大类,共有646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近300人。
二、关于加大申报力度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推荐工作, 2016年我市申报的8个项目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又新增市级项目15个,其中平江县非遗保护中心申报的谷雨烟茶制作技艺入选。目前,在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中,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陵戏、九龙舞等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平江花灯戏、岳州窑烧制技艺等17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兰花萝卜制作技艺等23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传承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是对传承人的保护,通过多年来的申报推荐工作,我市共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人。2017年我市将开展第四批市级传承人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级传承人名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三、关于切实加强保护的建议。我市已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求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全面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为了保护非遗项目,我市积极与文化部非遗司及省文化厅对接,争取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14年-2016年共争取专项资金896万元,其中平江县非遗项目专项资金103万元:2014年国家级项目九龙舞60万元、省级项目平江花灯戏10万元;2015年省级项目平江民歌8万元;2016年省级项目平江皮影戏25万元。
四、关于建立传承机制的建议。我市已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取命名、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开展传承活动,享受政府给予的传承补助,国家级传承人每年20000元、省级传承人每年5000元、市级传承人每年1000元。2016年我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传艺”支持计划,评审出12对师徒,每对给予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遗项目授徒传承,九龙舞省级传承人姚大明入选该计划。今年我市将扩大入选范围,让更多的传承人纳入此计划。
五、关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建议。为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市已建立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已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并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文化行政部门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关于推进融合发展的建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取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相结合。近年来,我市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长乐抬阁故事”、“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长乐甜酒”作为试点项目,将项目作品、产品推向市场,取得喜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正月十五在汨罗市长乐镇举办的湖南省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盛况空前,来自郴州宜章夜故事、涟源珠梅抬故事、益阳桃江马迹塘扎故事、永州黄阳司扎故事与汨罗长乐抬阁故事会一起为千年古镇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活动直接参与人员达5000余人,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给古镇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近500万元,促进传承人和广大民众的传承热情,既合理利用了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恳请您多提宝贵建议,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岳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6月6日
承办负责人:余国荣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董砚 0730-820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