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阳临湘市羊楼司镇龙窖山村黄花组的黄花山上有一座石拱桥。
清晨,当你站在桥西,看见太阳喷薄于清澈的溪水,在桥孔中冉冉升起,金光洒满青山。
傍晚,当你站在桥东,就会发现太阳从青黛色的桥孔里徐徐降落,带着余晖藏进山壑。
每日清早,茶农背篓携浆而出,傍晚,满篓青叶而归。他们亲近黄花山的土地,追逐着黄花山的太阳。
一早一晚两幅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色,陶冶着黄花山世世代代的茶农。因此,茶农们就把这座拱桥叫做“太阳”桥了。
太阳桥位于海拔720米的黄花山,建在山势陡峭,溪谷密布的太坡嘴和稿背山之间的水口上,溪水自西向东,从桥下潺潺流过后,从陡壁飞泻而下,落差近30米。拱桥掩映在翠竹、林海中,风声、涛声、水声、鸟声声声悦耳。
太阳桥呈南北向,为单拱青石拱桥,桥长6米,宽3.2米,拱高2.6米,拱跨长1.9米。拱桥东西两侧用厚约30厘米,宽20—40厘米长度不等的青条石在天然岩石上垒砌7层为拱基石柱,然后,在拱基石柱上;用宽30厘米,长100厘米,厚15—20厘米的9块青石券拱。拱基石两侧再用较平整的石块垒砌成桥垱石,形成桥面,桥面平坦。其时代为清代建筑。因拱桥建在高山的溪谷之间,比一般石拱桥跨度要窄,而券拱较高,酷似一道关隘的关卡。加之拱桥又位于黄花山屋场北面,锁位了整座黄花山的山水财气,又是黄花山的锁财桥、镇山桥。拱桥通往南北,在南北的山壑幽谷间,建有运茶的青石步道,从步道的磨损痕迹,显示出太阳桥昔日茶事繁忙景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黄花山屋场居住有30余户140多人,村民以耕山、植茶,竹木加工为业,以吃政府统销粮为主,种植红苕,玉米等农作物为辅;经济作物主要是茶叶,油桐。后因龙窖山下修建一座蓄水近亿方的龙源水库,进山之路被蓄水淹堵。随着移民建镇运动,村民纷纷搬下山来,融入了小城镇建设的行列。
历史刚刚跨进二十一世纪,随着瑶族寻找千家峒运动的帷幕拉开,黄花山又开始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北宋范致明撰写的《岳阳风土记·临湘篇》中载:“龙窖山;在县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邑亦无贡赋,盖山傜人也”。黄花山隶属龙窖山,在北宋抑或以前也曾居住过瑶族先民。随着田野调查,考证研究工作的深入,通过科学论证,认定龙窖山千家峒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黄花山保存大量以石构物为特征的堆石墓群,石屋居址、小神庙、石拱桥、石墈梯地、古茶树等文化遗存,演绎着黄花山先民耕山创业的伟绩。
追寻黄花山先民的创业伟绩,最突出的就是茶叶。明·隆庆《岳州府志》载:“龙窖山茶,味厚于巴陵,岁贡16斤”。经历明清两代,历时500余年的贡茶史事;解放初期,湖南省茶叶总公司委派杨开慧之兄长杨开智先生,在临湘龙窖山地区,每年收购100余斤甲级绿茶,送中南海供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首长的饮用茶,直到1973年,杨开智先生与世长辞,才终止送茶上京。龙窖山茶历经北宋时期“非市盐茶,不入城市”的物物交换,到明朝初期,成为贡茶,“岁贡16斤”。再到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首长的用茶,显示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近年来,在“万里茶道”申遗活动中,黄花山又以她特有的石墈梯地、古茶树,特别是青石古道、“太阳桥”等重要历史遗迹,连接成一条长长茶事古道。龙窖山地区,湖北通城、崇阳等地的茶叶初制品,山民们肩挑背驮经马坳山,黄花山,高冲鲁家,晏家山、大小港运至湖南羊楼司,湖北羊楼洞茶庄、茶行,通过加工制成茶砖。然后,经聂市码头,新店码头,又经黄盖湖进入长江,运往汉口。再经汉口运至张家口,分为东西两线,远销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形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万里茶道”。
“太阳桥”作为古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物,又是“万里茶道”上的一块史碑。让龙窖山茶尽快地走向世界,使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永远焕发出万丈光芒。
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办
桂林 海燕
2019.10.28
黄花山石拱桥
黄花山石拱桥
黄花山石拱桥局部
黄花山石拱桥青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