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本报记者 李 婷 通讯员 李岳波
日前,新墙河抗战文化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史料收集组和岳阳县文物所一行来到岳阳县新开镇收集抗战故事,在古港村村委书记童爱保的带领下,收集组在八股山上发现了日军在抗战时期修筑的1座碉堡、五间营房和1000多米的战壕遗址。
八股山海拔两百多米,西近粤汉铁路,东接杨柳垸,南临新墙河。当年是中日军队必争之地。
碉堡和营房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早已不复存在,但遗址尚存,依稀可辨,曾经用于建筑的青砖、石块到处都是。战壕保存还相对完整,宽约2米,深约1米,两侧用石头护砌而成,周边都有机枪眼和炮位,上面用铁轨作梁,铺上木板,抹上水泥,堆上泥层和草皮,十分安全坚固。外围还用铁丝网围住,网上还吊有铃铛。战壕主要分布在山顶两侧,随山头的地势往北延伸,中间由交通沟连接。文物部门表示,如此成规模并相对保存完整的日军侵华遗址在岳阳县还是首次发现。
为了还原这段历史,童爱保书记还为我们找来了熟悉情况的童美华老人。老人1945年出生,记性很好,也健谈。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带我到八股山上砍柴,就讲他被迫在山上为鬼子做了7年苦力的情况给我听。那是1938年冬天,鬼子在马家店一带盘踞后,就在新墙河北岸沿线的八股山、铜鼓山、雷公山、破山等山头挖战壕筑碉堡,以对抗抗日军队。修工事的繁重活鬼子自己是不动手修的,都是强制附近各村的老百姓来做。那时日军在新开办了维持会,修工事时他们就找维持会要人,维持会再到每家每户强征劳力。我父亲被强征到山上做苦力。鬼子把苦力不当人看,做事没有报酬,早晚饭还要在自己家里吃,只有中饭在山上吃,原因是怕苦力回家后散漫不按时来。吃的也差,就是将米饭捏成砣,中间包一点菜,朝苦力丢过来,苦力接住后就塞到嘴里啃,跟喂狗似的。因劳动强度大,饭又吃不饱,干活就干不动,许多苦力都挨了鬼子的打。”“日军在八股山上修碉堡,主要为了加强对四周军事要地的控制。建工事的材料除钢筋水泥是从武汉运来的外,其他需要的大量青砖和木材,鬼子都是就地取材,大拆周边村庄民房。日军拆屋也很野蛮,在四角各打一个洞,穿上一根树,用力一摇,屋就倒了。我们童城桥都是三进三重的老屋,一共有80多间,全部被日寇拆毁了。还是不够,日军又到晏家屋场拆了部分房屋。砖木有了,怎么搬上山呢?鬼子就强迫苦力挑,一天十担,一担八口,从村庄挑到山上。为了防止苦力偷懒,鬼子还发筹,到晚上收工时再统计筹码,如果没有满十个,就要挨打。‘又是拳,又是脚,搞得三顿用枪托’。打得苦力做鬼叫,有时打死了人,鬼子就把他拖出去,往山下一丢就完事了。”“营房是五进一厅,最北边一间是鬼子士兵住房,然后是小食堂,最南边一间靠近碉堡,是间小房,做苦力不听使唤或完不成任务的就关在这间房里打,相当于用刑房。到第二年,碉堡、营房和战壕就修好了,上面大概驻扎了一个排的兵力。”“平时鬼子无聊时,就站在营房后面,朝距离房子200来米远北边的一块大石头开枪射击,说是练眼法。”
这块石头至今还伫立在山上,只是上面留下了无数鸡蛋大小的弹孔。像圆睁的眼睛,似乎向国人诉说着日寇的滔天罪行。
据古港村80岁的童宗科老人回忆,日军称八股山为晏家大山。为了把鲫鱼山、八股山和香严山的据点连成一片,方便三个据点的物资进出运输,日军就强征民工从麻塘谢垅村的鲫鱼山日军骑兵据点修了一条几公里长的简易公路到香严山日军的司令部,又从麻塘的茅坡里修了一条公路到八股山,公路上还架了一座桥,上面能行车跑马。现在公路保存完好,能通车。鬼子无恶不作,经常下山抢夺村民的粮食、鸡、鸭,强暴妇女。
同时,日军还把古港村大部分土地划为军事范围,限制百姓活动区域。200米外插上太阳旗,200米内可以做事,一旦村民越过旗子就会遭日军开枪射杀。童城桥屋场先后有五人因越界种田地而被鬼子枪杀,另外两人受伤。
史载,抗战期间盘踞岳阳县新开塘至新墙河北岸一带的为日寇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第13联队。
岳阳县文物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编制资料把八股山现留存的碉堡和战壕申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地,岳阳县也正考虑在此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子孙后代铭记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