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溪区云溪镇南街居委会四屋组文化礼堂里热闹非凡,村民李嫦娥和40多名妇女正在大礼堂里跳广场舞。旁边的文体活动室里,几个爱好乒乓球的村民正在切磋球艺。李嫦娥说:“建起了文化礼堂,不管天晴落雨,我们都有地方健身娱乐了,现在组里几乎没人打牌了。”近年来,云溪区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惠及城乡群众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该区结合实际,从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身有所栖”、“心有所寄”。选取了云溪镇四屋组、文桥镇黄皋村、汾水村和陆城镇泾港村等四个点进行试点,并逐步在全区铺开。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文化礼堂”LOGO设计,汾水村文化礼堂已完成规划设计,全市首个组级文化礼堂在云溪镇四屋组落成。
以文化人惠民生。该区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14年推出“一元剧场”12次,7000多名群众享受超值文化;开展送文化下乡24场,送电影下乡900场;结合“欢乐潇湘”和纪念建区30周年,组织开展了全区广场舞大赛,共有57支队伍、1000多名选手参与,群众真正成为活动主角;结合区情,该区加强厂港地文化交流,先后举办了“厂港情·云溪梦”群众文化联谊晚会和建区30年成就展,大力培育厂港地一体的文化价值观,“厂港地一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该区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基层文化指导,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艺骨干。目前全区共有28支业余文艺队伍500余人,由村组、社区自编自演的文化活动达12场次,由群众主创的《彝歌》、小品《抢娘》等节目先后在省市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