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份以来,湖南连降大到暴雨,一阵阵风声雨声让湘江、汨罗江沿岸的夜不再安静,三水夹堤的屈原管理区水位不断上涨,迎丰闸、三星渡、青港连连告急,超警戒水位不断攀升,防汛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投入到紧急抗洪抢险一线。
在防汛抗洪队伍中,有一支闪亮的队伍,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道路泥泞,不管白天骄阳烈日,还是深夜灯火蚊虫,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汛情最急,他们就会在哪里出现。他们虽不直接肩扛堵水的沙包,但他们肩上扛的是沉重的摄像机,他们真实地记录了领导周密部署,干群同心,众志成城战洪魔的动人场景,用饱含深情新闻眼讴歌抗洪一线广大干部群众可歌可泣的英勇精神。这就是记者,和所有媒体一样冲锋陷阵的屈原电视台新闻记者!
火线指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守阵地
为全方位报道屈原管理区汛情和抗洪救灾情况,文旅广新局局党组高度重视,局长曹驰飞除带人坚守防汛责任堤段时间外,其余时间吃住在办公室,负责屈原防汛新闻统筹和策划,为采编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副局长宋政军、谢运,分别负责带领记者坚守在防汛指挥部,配合指挥部发出宣传指令和电视台的宣传报道以及调度,他们既是防汛宣传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战斗员,还是记者和司机,从摄像、撰稿、摄影样样在行。
副局长宋政军是20多年的老广电,为掌握第一手抗洪抢险信息,他坚守防汛抗洪指挥部,每天统筹安排记者采访,协调对外发稿,还要及时用摄影记录防汛动态,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一条毛巾、一件草帽、一双雨鞋外加胸前一台照相机,找准空闲就往大堤上、群众中,寻找合适的角度,拍摄最感人的瞬间。
副局长谢运24小时驻守电视台,统筹记者采访、节目制作、编播审查,有时充当司机,带领记者以最快速度奔赴抢险现场。每天饿了和记者吃方便面、累了在办公室眯一下,随时处于应战状态。
冲锋陷阵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屈原电视台副台长、新闻部主任柳佳:进入防汛紧张状态以来,全身心投入一线采编,他累了在办公桌前打个盹、饿了吃的是盒饭和方便面。7月10日,凌晨三点,已经连续工作近20小时的柳佳刚刚完成手头任务,但由于连续高负荷工作,引发了肾结石,早上送往医院进行碎石手术后,拒绝住院修养,立即回到电视台岗位,扛起摄像机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而这一天正好是他35岁生日。
屈原电视台副台长、专题部主任周江:每天24小时轮番转,指东打东、指西打西,白天外出采访,回到台里撰稿、编辑、审稿,晚上又连续作战,每天通宵达旦工作。7月10日在烈日下采访整整六个小时,回到电视台草草的吃完盒饭,晚上便又跟着领导去督查防汛,再回到台里已经是凌晨四点点,凑合着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打个盹,第二天又开始新的忙碌。
记者田震:一双沾满泥水的雨靴,整齐地摆放在身旁,边上还放着没有吃完的盒饭。晚上采访回来实在太累了,便直接睡在了办公室。这已经是他连续多个晚上工作到凌晨四点。在接到防汛采访任务的时候,他已经把洗漱用品备好,做好了以台为家的准备,而他家里还有一个怀孕四个月妻子,为了工作他无法陪同妻子去做产检,一直坚守在防汛抢险报道第一线。
李健:暴雨来袭,一线记者李健为了保护拍摄设备不被雨淋湿,他毫不犹豫地将雨衣“披”在摄像机上,留下大半个身子在风雨里。因防汛工作紧张,电视台记者人手不够,有时他一天要跑上十个地方。在一次雨中连续工作18个小时后旧疾发作,他忍着病痛,仍以冲锋的姿态、不知疲倦奔跑在防汛抗洪一线。
堤上倩影 女记者成为防汛中的风景线
女记者姜静,防汛进入关键时候,她的身份也改变了既是记者又是播音员还是总编室主任,每天扛着摄像机独自外出采访,一件雨衣、一双红色的雨鞋就是她全部装备,烈日下,风雨里,她用最认真的态度最敬业的精神拍摄记录下防洪堤上的抗洪事迹,作为一名活跃在一线的女记者,吃的苦不比男记者少。
播音员马嘉斯:抗洪前线发回来的一份份稿件都汇集在马嘉斯的手边,她是电视台的播音员,防汛抢险以来,她在录音室里录稿件几乎没有出来过,嗓子都读哑了,当记者人手不够时,她既要录音又要外出采访,一个人顶多个人用。
女记者余敏,尽管身材弱小,但在防汛中确实典型的“女汉子”,每天堤上坡下,岸边水里,总出现她的身影,把一线最鲜活的画面和现场报道给全区观众。
十几天以来,屈原电视台的全体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奋战,作风顽强,把大量的我区一线防汛救灾的实情传递给广大干部群众。把险情、灾情、汛情,以及当地干部群众、部队官兵抗洪救灾的事迹宣传出去,传递正能量。用镜头记录了最真实的抗洪场景,报道了最感人的抗洪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宣传营造凝聚民心、聚集力量的积极氛围。
防汛战斗打响以来,屈原电视台新闻报道打破常规,新闻部、专题部合署工作,屈原新闻每天中午、晚上两档,局长、台长、主任充当一线指挥员和记者,新闻播出量达到平时的3倍,对外发稿在岳阳新闻每天多大1-2条。屈原电视台的记者们用坚韧双肩扛起的摄像机,为屈原防汛抗洪提供全方位立体报道,把屈原抗洪指挥、全线抗洪、险情处理,汛情动态及时呈现在屈原人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