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05-14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们的价值观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黄建文)

来源:岳阳市文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6-07-19 10:58 浏览次数:1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努力加快推进岳阳文化改革发展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岳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建文

(2016年7月7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通过此次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对文化改革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认为,推动岳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岳阳历史文化名城实际,紧扣“文化强市”奋斗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围绕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战略构想,从岳阳实际出发,按照文化惠民的原则,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文化艺术产品更加丰富,广播电视影响力、传播力显著增强,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跨越发展。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重点形成“一带一圈一长廊”的发展格局,即江湖历史文化带:从长江边的黄盖湖→陆城→大矶头→擂鼓台→岳阳楼→3517产业园→岳阳文庙→慈氏塔→圣安寺→教会学校异国文化风情园;麦子港文化圈:南湖广场、龙舟赛场主席台、文化幼儿园、巴陵戏展演基地等;王家河文化长廊:西岸长廊突出历史名人,东岸长廊突出民俗文化。

二、进一步创新改革发展思路

(一)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二)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事业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的投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改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三)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融合。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态势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促进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发展文化与传播文化相结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为内容,以广播电视网络、广场大众传播为载体,坚持发展文化、传承文化与传播文化相结合。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广播、电视、网络多渠道传播为手段,全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三、进一步突出改革发展重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的执政理念和具体策略,给文化改革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岳阳文化改革发展,应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要以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大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实施力度,重点向基层倾斜,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保障基层群众看电影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要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突出“村村有节目、乡乡有演出、片区集中赛、市县大汇演”的“草根文化”特色,重点打造“岳州大舞台”、“巴陵大戏台”、“外来务工者之歌”、“社区万家乐”、“南湖广场文化活动”等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及“高雅艺术惠民演出”、“一元周末剧场”、“岳州讲坛”、“欢乐潇湘·幸福岳阳”等公益文化品牌。三是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要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实施以城带乡的文化帮扶计划,整合城乡资源;合并分属不同部门的农村小学校舍、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整合部门资源;实施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向公众全面开放,整合社会资源。

(二)着力丰富文艺精品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文艺岳家军的优势,支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更多既有艺术水准,又要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这是文化部门的看家本领。一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从政策、资金、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促使岳阳文化艺术长足发展,重振“文艺岳家军”盛誉。二是以入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戏剧文化奖为目标,每年推出1-2个在全国全省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精品力作。三是投排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浓郁地域特色,服务于旅游市场的节目,重点打造一台实景剧,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四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掘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和教育普及活动,努力展示岳阳文化独特魅力,使岳阳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

(三)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推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完善绩效评估体系,解决泛行政化倾向,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推进管办分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关系,建立更加开放有序的新型文化市场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广播电视宏观管理体系,强化舆论导向管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政府鼓励和引进发展高新技术,绿色环保印刷,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二是推进公益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引导文化事业单位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促进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加快文化企业改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市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争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尽快完成汇泽公司、文化艺术剧院、云梦剧院和电影公司的改制工作。四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对剧作、导演、音乐、考古等优秀人才,建立绿色通道,并建立专业文化人才储备库,重视青年文化人才培养使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形成人才洼地效应。

(四)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发展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明确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引导与扶持,突出文化创意,推动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博会展、现代传媒和文化体育等文化产业强势发展,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知名品牌,提升岳阳文化产业影响力、吸引力和发展力。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建立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实现项目动态跟踪和常态化管理,重点抓好洞庭湖博览园、君山印刷工业科技园等一批投资放大、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三是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力争通过3-5年时间,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规模、特色化、集约化的文化产业群和骨干文化企业。四是鼓励对外文化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岳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为主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重点将岳阳打造为两岸龙舟文化交流基地。

总之,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岳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思路,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为支撑、互相促进。我们相信,有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岳阳文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